八一建军节这天,晨光尚未完全铺展时,重庆市九龙坡区九龙街道马王社区就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志愿者。
\n16名来自九龙街道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集结在老旧楼宇间,他们平均年龄24岁,虽已不再着戎装,但身影在初阳里挺拔依旧。
\n九龙街道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
当天,他们要为4400余户居民搬走那些在楼道里盘踞多年、堵塞生命通道的旧家具。
\n队员们齐心协力搬走占道的柜子。
54栋无电梯的老楼沉默矗立,那些楼道里堆积着不少旧沙发、破茶几、朽木柜等。“杂物堆在楼道,万一失火可怎么办?”陈素碧阿姨的忧虑,正是马王社区325处楼道杂物的真实写照。这些被时间遗忘的物件,成了压在居民心头的一块大石。
\n队员上下楼梯两趟已经满身是汗。
而这些退役军人志愿者,用行动为陈阿姨解了忧。
\n作为九龙街道基层治理“五支队伍”中“支援部队”的骨干力量,这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成立于2023年,现有核心成员67人,并储备了300余名后备力量。队伍以实际行动展现退役军人“退伍不退志、退役不褪色”的光荣传统,在街道的精准孵化与体系支持下,发挥退役军人参与社会事务和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志愿活动贡献力量。
\n阳光下,队员们的身影越发挺拔。
楼宇间的“战斗”热火朝天
\n八层高的旧楼里,队长舒裕琪和队员们开始了“战斗”。他们四人一组,从顶楼逐层向下清理。40摄氏度的高温下,队员们的汗水迅疾浸透短袖,在肩背上晕开深色印记。废弃沙发上的灰尘簌簌落下,与志愿者额上滚落的汗珠一同坠地。
\n队员们从顶楼开始逐层向下清理。
“这比当兵负重拉练还费劲!”有人喘着气打趣,手臂肌肉却绷得更紧,稳稳托住一块腐朽的厚木板。楼道里没有风,只有粗重的呼吸与脚步的回响交织。当一件件旧物终于被移出楼门时,阳光重新涌入楼道,仿佛连空气也骤然轻盈起来。
\n从“武”到“文”的守护
\n舒裕琪如今是社区的基层工作者,也是服务队的主心骨。他深知退役军人心中那份炽热的归属感:“脱下军装,骨子里那份守护的渴望从未冷却。街道为我们搭建平台,将我们纳入‘五支队伍’体系,让我们找到了志愿服务的‘新战场’。”正是这份共同的信念,让九龙街道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并迅速凝聚起强大力量。
\n21岁的赵晨曦去年刚从西藏的军营回到家乡,如今是重庆移通学院的学生。看到昔日战友纷纷加入服务队,他也毅然投身其中。“参加几次活动后,那种熟悉的使命感又回来了。”
\n永不褪色的“志愿版图”
\n这支队伍将军营淬炼的担当与纪律,织入城市肌理,悄然拓展着志愿服务的疆界:
\n今年3月22日早上,天空飘着小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采血车上来了16位热血男儿,为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传递“生命火种”。
\n今年3月22日,九龙街道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集体献血。
他们捐献的总计3600毫升血液缓缓汇聚,共同开启了一场生命接力赛。队员们说,退役不退志,热血践初心,军旅生涯教会我们责任与担当,即便脱下军装,但军魂犹在。从“军旅绿”到“志愿红”,身份转变了,他们为人民服务的底色和初心不变。
\n原来,街道一位居民的亲戚因重度再生障碍性贫血住院,在做完骨髓移植手术后急需大量输血。患者来自农村贫困家庭,因患病花费了大量钱财,现已无力支付输血费用,并且医院血库告急,急需支援。
\n3月20日晚上,九龙街道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在微信群里发布招募献血志愿者的消息,很多退役军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我要去”,16个名额被“秒没”。这些退役军人随后集结,决定利用周末休息时间,集体去医院献血。
\n近年来,每当突发情况发生,这支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就会主动请缨。他们在社区发热发光,在基层治理、精神文明等领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累计覆盖青少年超2000人次,取得较好的社会反响。
\n舒裕琪在张贴志愿服务队的招募令。
除此之外,志愿服务的内容也在不断扩展。
\n急难险重处,总有他们的身影:今年7月,防汛警报拉响时,他们星夜集结巡堤查险;暴雨淹没街巷,他们泡在浑浊积水中奋力清掏堵塞的下水道。
\n今年7月的一天,暴雨过后,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队员们打电话通知车主挪车。
红色薪火代代传:在社区、在校园,他们是红色精神的“播火者”,用亲身经历讲述国防故事,让家国情怀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那份信仰的纯粹与坚定,穿透话语,直抵人心。
\n温暖照拂“最可爱的人”:服务队亦将关怀投向自身群体。困难老兵、军烈属时常迎来他们的探访慰问与帮扶。一声温暖的问候,一次细致的打扫,传递着战友间“支援永不掉队”的袍泽深情。
\n兵心映照“志愿服务之区”
\n九龙坡区正倾力建设“志愿服务之区”,九龙街道正创新构建“五支队伍”基层治理体系,这支由退役军人组成的志愿力量,是最生动、最有力的响应。他们将军人的钢铁意志转化为服务邻里的涓滴柔情,将“绝对服从”的军人天职内化为“主动担当”的志愿自觉。上级号召的志愿服务精神,在他们身上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版本——迅捷、坚韧、可靠。
\n舒裕琪和他的战友们,正以另一种形式诠释着“退伍不褪色”的誓言。昔日手握钢枪守卫山河,今日以汗水与热忱疏通社区的“生命通道”,守护一方安宁。每一次弯腰搬运杂物,每一次俯身清理淤泥,每一次挽袖献血,都是军魂在岁月流逝中的深情回响。他们用行动证明:退役军人的价值与荣光,不仅镌刻在过去的功勋簿上,更在当下服务人民,在奉献社会的广阔天地里熠熠生辉。
\n当落日余晖为马王社区老旧的楼宇镀上柔和的金边时,畅通的楼道里隐约传来居民的谈笑声。陈素碧阿姨摇着蒲扇坐在楼下,目光扫过整洁的楼道口,露出长久未见的舒展面容。
\n九龙坡的志愿星图上,这一抹由退役军人点亮的“亮眼绿”,以其独特的忠诚底色与行动力量,正不断拓展着志愿服务的深度与广度。当永不褪色的军魂融入志愿精神,便能在最寻常的街巷筑起最坚实的温暖屏障,照亮城市文明前行的漫漫长路。
\n上游新闻 王渝凤
升富配资-升富配资官网-深圳股票配资-免费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