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芈月传》播出时,相信全国观众都被那个肉嘟嘟的小姑娘圈了粉。
6岁的刘楚恬把小芈月的古灵精怪演得活灵活现。
她的表情包在网上疯传,连不怎么看剧的人都知道那个演小芈月的孩子太可爱了。
那时候没人想到,这个一夜爆红的童星,会在最风光的时候淡出娱乐圈,回归校园。
01“出走半生”,归来才15岁刘楚恬跟别的孩子不一样,好像天生就跟镜头有缘。
2009年在福建泉州出生的她,两岁时就被星探在街上发现。
她面对镜头毫不怯场,大眼睛滴溜溜转的模样萌化了无数观众。
家里人一开始没当回事,觉得拍广告就是让孩子玩玩,没想到这一玩,就玩出了名气。
2岁拍广告,4岁上快本,5岁成TVC女主……
到她6岁那年,《芈月传》剧组全国海选小演员。
几百个孩子里,刘楚恬一进门就被导演郑晓龙看中了。
试戏时哭戏说掉眼泪就掉眼泪,笑起来又能甜到人心坎里,当场就定了“小芈月”非她莫属。
走红后,刘楚恬成了娱乐圈最抢手的童星。
综艺邀约排到了半年后,广告代言接到手软,连一线品牌都特意为她定制童装系列,年收入轻松过百万。
她跟着剧组跑宣传,在春晚舞台上跟周杰伦同台唱歌,杂志封面拍了一本又一本,网上随便发张照片都能冲上热搜。
那时候她才六七岁,已经见过比很多成年人一辈子都多的大场面。
粉丝都盼着她趁热打铁,多拍几部戏巩固名气,可她的父母却在这时候做了个让所有人意外的决定。
推掉大部分工作,让她回学校当普通学生。
这个决定在当时争议不小。
有人说“这么好的机会浪费了太可惜”;
也有人觉得“孩子这么小就有这么高的人气,不趁着红多赚点钱,以后肯定会后悔”。
但刘楚恬的妈妈在一次采访里说得很实在,满腹的知识,可比口袋里的钱金贵多了。
后来大家才慢慢明白,这句话里藏着多深的智慧。
02从萌娃到亭亭少女,越看越耐看那时候的娱乐圈里,多少童星小时候风光无限,长大了却因为没好好读书,要么转型失败,要么被观众忘得一干二净;
可刘楚恬的父母看得通透,他们知道,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错过的校园时光,多少钱都买不回来。
于是,最红的时候,刘楚恬慢慢淡出了公众视野。
她的行程表上,拍戏和通告被压缩到了寒暑假。
平时每天早上背着书包去学校,跟同学一起上早读、做课间操,放学回家先写作业,周末去上书法课和绘画班。
她的成绩一直很好,7门功课常年在年级前列。
除了学习,她画的水彩画被学校选去参加比赛,书法作品还挂在了教学楼的走廊里。
这些年里,她只在寒暑假接了几部戏。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的小明兰,《小舍得》里的夏欢欢,每次出场都让人眼前一亮。
观众发现,她的演技没因为减少拍戏而生疏,反而多了几分自然,眼神里的干净劲儿一点没变。
不少童星长大些就带会着刻意的“表演感”。
今年,15岁的刘楚恬带着新剧《难哄》回到了大众眼前。
剧照刚放出来时,网友们都惊呆了。
那个肉嘟嘟的小芈月,褪去了婴儿肥,下巴尖了点,眉眼更舒展了。
穿着校服站在阳光下,浑身透着少女的灵动,一点没“长歪”。
剧中她演的桑稚,从懵懂的初中生到敏感的高中生,哭戏时肩膀微微发抖,笑起来露出一点点虎牙,完全像身边真实的女孩。
有人翻出她以前的照片对比,发现这么多年过去,她的眼神还是那么清亮。
没沾染上娱乐圈的浮躁气,这在童星里太少见了。
03慢下来的童年,攒足了后劲其实刘楚恬能保持这样的状态,说到底还是因为她这些年没被“捧杀”。
别的童星可能从小就泡在剧组,台词背得比课本熟。
她的父母从来没把她当“摇钱树”,推掉的高片酬剧本能堆成小山,却坚持让她每天保证8小时睡眠,周末必须有一天完全不碰工作。
就像当年86版《西游记》里演红孩儿的赵欣培,走红时父母也坚决推掉所有商演,让他专心读书。
后来他考上北大计算机系,成了中科院博士,还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如今已是亿万身价。
这些孩子的故事都在说,真正聪明的父母,不是盯着眼前的名利,而是给孩子铺一条能走得更远的路。
现在再看刘楚恬,会觉得她的成长像一棵慢慢长起来的树。
没被过早修剪枝叶,没被催着开花结果,就那么顺着时节,该扎根的时候扎根,该抽枝的时候抽枝,等到长到足够高了,自然能抵挡风雨。
演员是职业,可人生不只有职业,先把人做好了,才能做好演员。
这话放在现在看,太对了。
娱乐圈里,多少童星小时候被夸“天赋异禀”,长大后却因为没好好读书、没学会沉淀,渐渐被观众忘了。
刘楚恬用这些年的经历证明,该停下来的时候停下来,不是放弃,是为了走得更稳。
15岁的她,站在新的起点上,未来能走多远没人知道。
但至少现在,她既拥有过童年的纯粹,也没丢掉表演的天赋;
更重要的是,她手里握着“知识”这块最硬的底气。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人生是场马拉松,不是谁跑得快就赢,是谁能一直跑得稳、跑得远。
刘楚恬的故事,或许给了很多人一个提醒,真正的成长,从来都急不得。
升富配资-升富配资官网-深圳股票配资-免费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